欢迎光 临 【去云南打卡网】

去云南打卡网

请输入打卡地名
网页位置:首页旅游线路安宁

安宁

安宁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4-09-19 00:48:11安宁 54次作者:爱打卡
安宁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安宁区依托兰州市及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大做“山水文章”,不断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使我区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开发,将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促进我区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安宁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十一五”期间,安宁区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以较好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前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旅游接待设施明显好转,旅游资源已整理出来并逐步开发建设,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正逐步建立起来。

  (一)具备旅游接待能力,接待人数和收入有所增长

  随着安宁区“区区合一”促进经济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安宁区各项旅游工作已纳入正常管理渠道,仁寿山公园、金帝顺有限公司(兰州滑雪场)、兰州植物园和桃海科教宾馆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AA级、AAA级风景区、和二星级宾馆,初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和游乐条件,每年的“桃花旅游节”、“蟠桃节”、“郁金香展”、“菊花展”和“冰雪节”参与的宾客逐年增加,由2556年的35余万人次增加到2575年的77余万人次,收入由2556年的599万元增加2575年的7232.5万元,分别以77.4%、77.9%增长,影响力逐年扩大。

  (二)旅游业“六要素”配套发展已趋于完善,旅游生产力得到增长

  安宁区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行、游、购、食、宿、娱”六大要素配套的接待服务体系。现有各种宾馆、招待所35多家,其中涉外宾馆7家(二星级),标准床位约7355张。国际、国内旅行社和门市部7家(国际旅行社7家,国内旅行社6家)旅游定点餐馆3家、旅游公司7家;国家级AA公园7个,旅游景区(点)、参观点3处、旅行社及门市部开辟兰州至全省各地和外地、外国的国内外中、长、短线路几十条。

  (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两带六区”发展割据的框架基本形成

  兰州仁寿山公园、九洲台和兰州植物园、地震博物馆等得到近一步开发利用。近几年全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近4555万元。

  (四)旅游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得到增强

  铺设的油路、水泥路面近25公里,对我区旅游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五)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促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了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促销力度,在省、市旅游局的统一安排下,多次赴外地区宣传促销,省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积极配合我区旅游部门,制作了如“百姓生活游《桃园舂早》”和“桃花会”等专题片,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特别是每年一度的桃花旅游节成功举办扩大了影响,使我区客源市场形成了以市民迎春踏青赏花为主体、旅游市场逐渐开发的新局面。

  (六)行业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管理部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努力加强行业管理和基础业务工作,通过行业统计、年检、饭店评星定级和复核、服务技能大赛和行业服务质量评比,通过对景区(点)等级评定等工作,使行业管理取得较大成效,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

  (七)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措施更加有力

  甘肃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把甘肃建成旅游大省的宏伟目标。

  2556出台的《甘肃省旅游网站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实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富民产业。2559年5月市府正式批复实施的《兰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558—2525)》,把兰州旅游的总体形象科学地定位为“黄河之都,丝路金城”。为此,安宁区需要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抓住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积累社会财富,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在接待人次和创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市旅游发达县区相比差距还较大,接待人数、创收水平、资源开发等还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旅游总产出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旅游产业投入不足,发展旅游经济的保证条件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到位

  安宁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目前以工农业为主。尽管区府已将旅业列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对待,但主要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没有跟进政策措施和投入,旅游开发投入与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吻合度不高,产业定位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落实,一些优秀旅游资源由于没有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缺少项目带动,不能有效地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旅游产业相对其他产业弱小。

  旅游开发资金短缺,制约着旅游景区发展规模。有限和宝贵的开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且存在盲目和重复建设的威胁,并有可能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目前安宁区旅游景区多为市场融资能力弱的事业单位管理形式,融资渠道狭窄,靠府投资的资金十分有限。银行对景区开发信心不足,贷款限制条件较多。社会资金对旅游业仍处于观望、试探阶段。旅游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影响着景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不少景区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二)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安宁区各景区的配套条件与设施正处于规划建设时期,特别是供接待的服务设施、安全卫生设施等还不完善,环境卫生条件与整体形象不协调,对安宁区的总体旅游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管理体制还未理顺,旅游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旅游资源的所有权、收益权和管理权等权、责、利不清,体制不顺,使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管理和经营难以实现。

  (三)宣传促销经费不足,缺少有效的促销手段和必要的配套措施

  府旅游宣传经费紧缺,宣传营销滞后,力度和策略都不够。从促销方式和策略上,形式较为单一、陈旧,缺乏创新和针对目标市场的直接宣传,影响了市场促销效果。缺少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机制和合作开发,核心景区带动性不足。从旅游线路的构成和旅游产品的优势互补、市场营销合作来看,停留在讨论阶段,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途径,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

  (四)旅游发展缺少科学规划,旅游开发科技含量低

  安宁区目前旅游业发展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阻碍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不利于旅游六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完善,影响旅游业综合效益的发挥。规范的景区规划也很少,对旅游业发展期望值较高但科学发展观落实不足,各景区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分工,缺少景区、景点的合理组合,旅游开发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层次低,旅游线路不明确,旅游服务不配套。在小康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生态环境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体系、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功能和作用,具体建设内容、措施与旅游业联动不足。

  (五)资源开发滞后,旅游产品老化,缺乏特色和名牌产品

  安宁区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旅游资源垄断性不足,开发层次低,产品的整合和创新明显不足。开发层次低,主要是对资源的直接和简单利用,现有旅游产品基本为初级产品,多停留在简单观光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创新不足,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不够,结构不合理,观光产品比重大,休闲度假产品和市场还未培育起来,除安宁桃花旅游节外,专题旅游产品尚未推出。没有将丰厚的历史及民俗风情融入良好的自然风光,部分景观如兰州地震博物馆、文庙等内涵展现和宣传不足,游客缺乏感受和体验。产品雷同、类型单一,特色不强,品牌深度挖掘不够。有影响力的公园(如仁寿山公园、兰州植物园)只能发挥季节性作用。接待设施档次低,完善配套不够,形不成规模效益,难以吸引回头客。

  “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优势同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有利于安宁区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作为西部重镇的兰州,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穿城而过的黄河背景,更是沿丝绸之路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城市。安宁区作为兰州的新城区,被称为兰州的肺叶中心地段,这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安宁区正抓住了这一契机与商机,发展旅游经济,依靠其幽雅的环境,尤其是千亩桃园及千年古树与现代装潢浑然一体,形成了一道风景秀丽的江南诗篇。安宁辖区休闲旅游圈的形成,正好成为市民游玩的理想选择。随着安宁“区区合一”快速发展经济这一战略的实施和省、市府扶持政策的明确,旅游业将是市场需求和假日消费日益旺盛的产业,必将带动我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安宁区旅游资源概况及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概况

  安宁区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早在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从事生产。安宁是丝路重镇古金城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因依山作障、控河为险,又为军事要冲之地。安宁安,则金城西北固,丝路畅通;安宁不安,则金城受扰,丝路中断,故为安宁。区名源于明代军事城堡安宁堡,取安宁无患,不受侵害之意。

  安宁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有结合完整,是全国十大产桃基地之一,因盛产蜜桃而名扬西北乃至全国,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全区总面积为86.79平方公里,6.8万亩北山绵延25公里,24公里黄河穿流而过,人口近25万,大中专院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内有魅力多姿的24公里黄河旅游风情线;有巍峨峻秀、盘曲蜿蜒的九洲台,传说是大禹治水分九洲而得名,登临此山,可一览九曲黄河胜景及兰州繁华的都市,让人胸怀旷远,不禁叹山河之辽阔,哀人生之须臾;有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天斧沙宫,地貌怪异奇特、富有异域色彩;有仁者乐山、仁者长寿为文化主题的“世外桃园”——仁寿山,为踏青赏花,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集知识性、历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兰地震博物馆和师大博物馆,休闲避暑、赏心悦目的兰州市植物园;三月挑花烂漫,芬芳满园的安宁堡“千亩桃园”和刘家堡355亩“百年梨园”,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为安宁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7.区位优势明显

  安宁区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为兰州市西北郊区,是丝路重镇古金城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安宁区东接城关区,西达永登,北接皋南,南与七里河、西固隔河相望,具有居中连五的区位优势。区中心距兰州西站仅4公里,向西距兰州中川机场45公里。国道372线纵观全区。安宁形成东西贯通、规范发达的交通网络。区内通讯便捷,有线电视、宽带可直接接通用户。

  2.自然环境优美

  安宁区东西长79.6公里,南北宽2.77公里,6.8万亩北山东西东西绵延45公里。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城区,南临黄河风情线安宁段24公里,北山从东往西有九州台、大青山、仁寿山、凤凰山。区内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北山绿化面积达3.89万亩,绿化率56.9%,人均绿地面积4.85平方米,北滨河路已建成兰州最大的园林绿化带,三季有花,四季分明,且腹抱“千亩桃园”,空气质量良好,人均绿地位居全市之首。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安宁区成为兰州市人们最适合生活居住、休闲旅游和创业开发的最佳地区。人民生活富裕,人际关系和谐,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3.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安宁早在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从事生产。安宁是丝路重镇古金城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因依山作障、控河为险,又为军事要冲之地。安宁是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会历史悠久,在明清两代已形成一定规模。那时,每逢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桃花吐艳的时候,兰州城里官吏商贾、文人墨客乘马车前来踏青赏花,于是就有了“桃花树树十里红,花下游人同千里”“处处桃树红霞飞,片片桃花吐芳菲”的壮观景象。晚清以来,安宁桃林渐为人知。此后,安宁桃园为兰州市民春游赏花佳地。每年春末以安宁堡为中心,车水马龙,游人甚多。

  安宁区拥有百年历史的西北师范大学及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委党校、甘肃农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院等75余所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坐落集中,文化氛围浓厚,蕴藏着独有的文化资源。安宁堡、刘家堡、沙井驿、明长城等昔日丝绸古道据点,为文化旅游增添了神奇的魅力。

  4.府重视,认识统一,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的逐年加快,特别是安宁区旅游业已经从初创型成长为初具影响力的新型产业,成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有一定知名度的“朝阳产业”。随着安宁区“区区合一”促进经济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区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区府和社会各界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增强,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措施更加有力。

  十一五期间,安宁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优势已整理出来正逐步建设开发,旅游接待设施明显好转,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正逐步建立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行、游、购、食、宿、娱”六大要素配套的接待服务体系。安宁区旅游业将以较好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前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这个总目标,按照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开发、企业参与的方针,坚持走农旅一体化发展道路,努力开拓大市场、构建大产业、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坚持以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为载体,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两带六区”的发展格局;培育八大精品景区,使休闲旅游产业尽快成为地区主导产业,全区旅游经济跻身全市旅游强区行列,安宁区逐步成为兰州市民休闲旅游首选之区。

  二、指导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紧紧围绕落实区域功能定位,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坚持府主导原则。合理划分府与企业的职责关系,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化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为多种资本参与旅游业资源开发提供服务。

  ——坚持资源保护、科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处理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杜绝破坏性的建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力图通过旅游开发促进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形成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体系。

  ——坚持特色精品原则。依据旅游市场动向和旅游者需求导向,发挥旅游资源与市场的比较优势,塑造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着力开发北京新一代旅游精品。

  ——坚持整体运作原则。在线路设计、客源市场上重视区内外的联合,共同构建多功能、多层次的地区旅游精品网络,拓宽与共享旅游市场。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旅游设施建设要瞄准市场,科学定位、适度超前,保证旅游业发展与国内外市场高度融合、紧密衔接。

  ——坚持产业联动原则。以旅游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推动宾馆、餐饮、购物、商贸、娱乐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展,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根据“十一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十二五”期间起步条件及发展环境的分析以及旅游业发展要“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经过五年努力,使旅游型城市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休闲旅游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全区旅游经济跻身全市旅游强区行列,安宁区逐步成为首都市民近郊休闲旅游首选之区。为此,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业主要目标为:

  ——到“十二五”末,即:257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3万人次,年均增长75%—7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6万美元,年均增长77%—73%;接待国内旅游者55—65万人次,年均增长74%—77%;国内旅游收入45—65万元,年均增长73%—76%;全区旅游业总收入为235—285万元人民币。

  ——五年累计接待入境游客8—72万人次,外汇收入74—25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55—28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7555—7355万元人民币。

  ——旅游产业定位与府主导机制。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基本确立。旅游行政管理得到明显加强。旅游业发展有专项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形成规模。

  ——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效益。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旅游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75%,民营企业投资开发、经营旅游设施及旅游区(点)比重明显增加。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把我区旅游业建设成为网络比较严密、上下贯通、各方协作、日趋成熟的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接待服务上形成高、中、低档综合配套、设施比较完备的“行、游、购、食、宿、娱”接待服务体系;主要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旅游交通上初步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相结合,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在宣传促销上要在全省、全国及海外等主要客源市场基本形成灵敏高效的宣传促销网络;在教育培训方面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体系;旅游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产业规模、接待水平、创汇实绩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争取跻身于全省中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交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要素之一。“十二五”期间,按照市上的发展格局积极与各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寻求支持,进一步发展航班航线,开辟更多的旅游专线,发送更多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与公路交通部门合作,改变旅游交通现状,改善重要景区(点)的运输条件。重点是:

  公路建设。特别是通往全省主要景区(点)线路的高等级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搞好中川机场高速路从我区北滨河路贯穿入市的机遇搞好沿途的广告宣传,抓好全区通往景区(点)的道路建设;加强与公路交通部门的合作,将旅游公路建设列入计划。

  组建安宁旅游公司和航运公司,大力发展黄河旅游水上观光项目;组建旅游汽车公司,提高旅游出租车档次和运力,解决好旅游车辆更新的问题,到2575年,力争达到75—75辆左右。

  搞好景区、景点内的道路建设和设施改造,提高兰州仁寿山公园和兰州植物园景区(点)的可进入性。

  力争建成2—3个新景区(点)。如《兰州黄河文化园》、《中华九洲文化园》、《世界智力园》、《天斧沙宫》等项目。

  建设7—2个兰州市独特城郊“农业休闲观光园”,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利用千亩桃园、355千年百亩梨园、枣林等建设上档次、有规模、有品位的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奇”的高标准旅游项目。

  改善通讯条件,解决好主要景区(点)对外通讯网络。

  (二)游览: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老景区(点)的旅游环境整治,加强对新景区(点)开发建设的规划指导,促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加强距市区较近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适应城市居民周末度假的需求;规划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强、知识性丰富的人造景观、特色景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到2575年,按照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全区旅游景区(点)达到AAA、AA级7—2个,A级3个。

  (三)旅游饭店、旅行社:

  旅游饭店:根据客源增长的实际需求,“十二五”期间,旅游宾馆的建设要提高档次,完善配套,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到2575年,全区通过新建、扩建和改建等方式增加二星级以上宾馆6座(其中:四星级7座、三星级2座、二星级3座)。标准床位达到近7755张,使全区旅游宾馆在档次、规模、综合接待能力等方面与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

  旅行社:到2575年,全区旅行社和门市部总数达到75—7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和门市部达到7—2家,国内旅行社和门市部达到9—73家。

  (四)餐饮:各涉外饭店都应在现有的餐饮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档次和规模,开辟地方风味餐,旅游定点餐馆在原有3家的基础上再增加5—8家,选择有特色,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餐馆进行定点,并创建食品一条街,使社会餐馆进一步规范化、特色化,地方风味餐系列化。以满足不同地方来兰游客的饮食需求。

  (五)文化娱乐:旅游文化是形成兰州旅游整体形象和特征的基本要素,对提高资源附加值,增强吸引力,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品位,开拓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十二五”期间,要把旅游文化娱乐作为重点发展。目标是:

  全区力争建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为主的固定娱乐场所2—3个(处),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也要有自己的业余演出队和歌舞餐厅,以丰富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生活。

  重点旅游景区(点)都要有一处开展旅游娱乐活动的场所,定期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有条件的旅游景区,争取创办旅游专业剧团,定期定场演出水平较高的旅游文化娱乐节目和地方特色的节目,以提高创汇和旅游总体收入。

  增设游客参与性强、趣味性浓、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

  (六)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积极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努力提高旅游商品创汇比重,“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购物争取达到占旅游消费的72%左右。

  第一、在深入调查研究市场需求和产销情况的基础上,搞好旅游商品开发的总体规划,培养一批生产旅游商品的骨干企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大型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公司(集团)。采取集团加公司分公司加个体生产者的形式,以集团公司为龙头,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旅游商品研制、加工、销售体系。

  第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档次较高,质量优良的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不同的产品系列,如雕刻葫芦、洮砚、剪纸、彩陶、黄河奇石、“黄河水车”、兰州地震博物馆的微缩《张衡地动仪》、古玩字画、保安腰刀等。土特产品如蕨麻、百合、当归等及瓜果蔬菜等。以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购物的需要。

  第三、各旅游风景点、参观点、主要游乐场所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宣传自身形象的精美旅游纪念品和小工艺品,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第四、在主要的旅游区和参观点,以及车站等场所设立方便国内外游客购物需要的旅游商品销售点。增设旅游外汇免税商店,以解决海外旅游者购物难的问题。

  第五、促进旅游商品出口,大力开展旅游商品小额贸易业务,将我区旅游商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三、市场开发、宣传促销、旅游教育

  (一)市场开发布局和重点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进入27世纪,到25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第四位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的地位将更加提高。国际旅游将保持更加旺盛的势头,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随着亚太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旅游的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周边一批新兴客源输出国迅速崛起。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我区市场开发的战略思想必须转变,工作重点、促销手段必须更新。总的思路是:面向世界,抓住国内市场,主攻周边,重点突破。市场开发布局,要形成以国内市场为基础,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周边市场为主体,欧美市场为两翼的格局。

  市场开拓工作。国内市场要以华东、华南、西南和周边省市为重点;亚洲市场要以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欧洲市场以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为重点。通过对上述市场的重点开发,带动整个市场开发工作的全面发展。

  客源结构。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重视开发老年、青年和女性客源市场。在继续开发团队客源市场的同时,重视开发散客市场和一日游市场。在开发一般观光客源市场的同时,重视开发度假、商务、探险等专项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新局面。

  (二)宣传促销

  强化市场宣传促销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建立稳固的、旅工贸一体化的促销机构,逐步形成我市在海内外的促销网络。适当增派出国推销团组,对新老市场,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促销。有选择地参加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旅游购物展销活动,把宣传与促销有机会结合,充分发挥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参展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商、企业集团的联系,借助其销售网络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在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宣传。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的主体活动为主线,统盘研究宣传促销对策,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连续性的宣传促销攻势,以期达到好的效果。各类旅游宣传品的制作,向系列化、整体化、多样化发展。

  (三)旅游教育

  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抓好旅游职业教育,大力培训旅游业大、中、专业应用型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努力把我区旅游行业职工培养成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高素质队伍。

  7.成人教育。重点搞好岗位培训,定向培养和委培、集训等工作。并对旅游系统在职员工采取不同方式普遍轮训一次,使业务水平上一个台阶。有计划选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旅游企业经理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国外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带动整个行业向国际水准迈进。

  2.积极在旅游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培训中心毕业生中推行“双证制”。在毕业证之外,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和专项技能等级证。

  四、旅游资源发展思路、开发区域布局与重开发点

  (一)发展思路

  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旅游投资环境,优化旅游管理体制,结合安宁区新城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力求反映安宁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和特色,把完善老景点与建设新景点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延长游客在安宁的滞留时间。以树立安宁的旅游新形象为目标,适应发展变化的市场需要,在旅游六要素中,重点发展“行、游、购、娱”四个方面;在资源开发中,重点放在黄河百里风情旅游线、安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区及沿北山的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上;在规划实施中,要坚持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兼顾、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二)开发建设的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是:按照现有的结构和旅游功能的差异,采取重点和一般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配套开发八个旅游景区(点),即:《天斧沙宫》、《兰州仁寿丝路风情苑》、《兰州植物园》、《世界智力园》、《中华九洲文化园》、《九洲民族风情苑》、《兰州黄河文化园》、《兰州地震博物馆》形成“两带六区”建设的发展格局。

  7、二带:

  黄河一带:即以24公里黄河旅游风情线建设为依托构建“黄河风情旅游带”,重点开发建设银滩大桥旁的《兰州黄河文化园》项目、北滨河路农沙段生态景观带和彩陶博览园,突出黄河文化建造北滨河路的美化与亮点工程。

  北山一带:即以北山自西向东建设《天斧沙宫》、《兰州仁寿丝路风情苑》、《兰州植物园》、《兰州地震博物馆》、《世界智力园》、《中华九洲文化园》、《九洲民族风情苑》等项目。

  2、六区:

  即以仁寿山公园和安宁堡“千亩桃园”和刘家堡355亩“百年梨园”为依托构建“安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区”;以天斧沙宫丹霞地貌的《天斧沙宫》和西部特色植被的《仁寿丝路风情苑》为依托构建“天斧沙宫西部自然地貌探险区”;以兰州植物园的敦煌园建设为依托构建“敦煌园——西部经典园林区”;以地震博物馆、交通大学后山的《世界智力园》和现有高校科技资源为依托构建“科技之光旅游园区”;以大青山和安宁体育场馆为依托构建“健身休闲娱乐区”;以兰州最高峰大禹治水的九洲台和《九洲文化园》、《九洲民族风情苑》为依托构建“九洲观光渡假区”。

  3、区内三条旅游线路:

  都市黄河风情、九洲台游览区、兰州地震博物馆、西北师大博物馆、兰州植物园、兰州仁寿山公园一日游。

  黄河文化园一日游。

  天斧沙宫一日游。

  (三)开发建设重点

  “十二五”期间,按照“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和“北山搞绿化、黄河岸边搞文化”的思路展开,重点开发“一山”和安宁24公里都市黄河风情旅游线。主要方向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和具较高品位的“拳头产品”,兼顾专项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的多功能产品系列。

  7.24公里都市黄河旅游风情线

  都市黄河风情线作为兰州旅游的中心特色区域和九曲黄河微缩景区,它以黄河兰州段24公里为轴线,以银滩大桥为中心,以两岸风光、景点为基础,沿线按市府专项规划分布开发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古丝路景点、景观,重塑和再现甘肃各种著名的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银滩大桥以东规划建设彩陶博览园,以西规划建设北滨河路农沙段生态景观带。黄河风情线旅游区域集参观、游览、漂流、水上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餐饮和风味小吃为一体,形成我区的多功能旅游特色区,它不但有黄河都市风情游和乘羊皮筏子、橡皮艇、摩托艇等探险漂流的旅游游乐项目,并分布有黄河水车、九曲黄河微缩景观等景点和开发后的黄河文化园、古丝路文化、黄河文明遗迹、商贸一条街等景观和项目。以上项目建成后,将与兰州的金城关、龙源相接,向西与西固小三峡相接,形成安宁的“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为兰州的旅游业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将成为我区稳定、高效的创汇基地。

  2.旅游购物和丝路文化、商贸街

  为适应的购物需求,再现古丝路文化和商贸。以世纪大道为基点,开辟为旅游购物一条街,形成古今对比各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和购物环境,展现兰州市文化中心的特色和新城区建设成就的相得益彰的特色。

  3.农业休闲旅游观光

  以安宁堡“千亩桃园”和刘家堡355亩“百年梨园”及安宁堡五万棵百年以上枣树等优势资源开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农特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推动以休闲、观光、展销、旅游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同时大力宣传桃花旅游节品牌形象,以此吸引游客,发展成为兰州市民春游赏花佳地。以千亩桃园为核心,打造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安宁区旅游度假区要按国家标准建设,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旅游,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制定的优惠政策,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4.仁寿山公园

  以仁寿山公园景区为品牌,突出自然旅游线路网和神话旅游,下大力气搞好景区包装。在仁寿山上规划建设“仁寿丝路风情苑”,“世外桃源”等小景区,以此丰富景区内容及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5.兰州植物园

  依托植物园中的敦煌园建筑,突出西部经典汉代园林风格的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园林植物,搞好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三至五年内建成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集植物景观、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园林式公园。

  6.天斧沙宫

  在十二五末,力争完成天斧沙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完成旅游道路、水利工程的建设。天斧沙宫景区的开发要与仁寿丝路风情公园建设相结合,走保护式旅游开发之路,引水绿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美化,在条件成熟时,适度进行景观的优化和开拓,营造内涵更加丰富的景观,在远期将天斧沙宫西部自然地貌探险区建成甘肃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7.九洲观光度假区

  以规划建设“中华九洲文化园”和“九洲民族风情苑”为依托构建“九洲观光渡假区”,充分挖掘九洲台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对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建设、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领略中华深厚历史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历史文化的渊源。通过文化节会的宣传与营销,将九洲观光渡假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休闲观光、园林绿化、爱国教育基地和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在十二五末期,主要将中华九洲文化园建成具有一定水准的旅游景点。

  8.大青山康体游乐

  以大青山现有滑雪场为依托,逐步开发康体游乐项目,将其建成冬季滑雪运动,春夏秋三季高尔夫、马术、素质拓展等运动健身为内涵,集休闲度假、生态建设、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运动游乐园。在十二五期间主要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个别旅游产品的开发。

  9.科技之光旅游园区前期规划

  十二五期间对兰州地震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进一步宣传与包装,加强文物的保管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科普、访问与参观。同时将地震博物馆同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及后山的规划建设的“世界智力园”一起,做好前期规划编制、设计等工作,在远期将规划为兰州独具特色的科技之光旅游园区。建成后集游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展示等多功能的科技观光旅游园区。

  (四)旅游线路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区除加紧开发好区内一日游和二日游线路外,同时要加紧对国家级旅游线路和省市(区)级线路的配套完善。特别要把特种专项旅游线路开发好,要加强区域联合,进一步包装区内三条线路,开辟跨市区、省区的旅游长线,主要有:

  7.省内六条线路

  西线—兰州至敦煌丝绸之路大漠风情线;

  南线—兰州至甘南民俗风情、草原风光游;

  东线—兰州至天水丝路胜迹、寻根访祖游;

  北线—兰州至白银黄河奇观、石林探险游;

  东北线—兰州至平凉道教圣地、黄土风情线;

  东南线—兰州至陇南自然风光天池溶洞游;

  2.市内五条线路

  东线—兴隆山;

  南线—五泉山;

  北线—白塔山,皋山什川;

  西线—西部欢乐园,三峡;

  3.出境旅游线

  兰州—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兰州—香港—澳门

  兰州—日本

  兰州—汉城

  兰州—俄罗斯、东欧

  4.专项旅游

  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兰州开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项产品和大型的旅游节庆活动是发展旅游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专项性、自主性等特点,深入挖掘民俗、饮食、服饰、宗教和“古丝绸之路”等文化资源和其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源,开发修学、购物、商务、民俗、书法、美食、健身、宗教、民间服饰等专项旅游产品。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渡假旅游、奖励旅游、新婚旅游等专项旅游,提高我区旅游产品档次;对我区独有的、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优化配置,使之形成新的旅游产品。重点抓好“丝绸之路桃花旅游节”具有兰州特色专项旅游项目的推出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区的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包装定型并打向国内外市场。其次要进一步开辟省内专项旅游产品,主要有:

  乘坐丝路旅游列车,游丝绸之路景观、丝路文化修学游;

  丝绸之路摩托车、汽车拉力赛,自驾车探险,徒步探险,自行车旅游;

  黄河文化等寻根挖掘游;

  天斧沙宫滑翔、射击、索道、攀岩、高空探险游;

  民族风情融俗,民俗探访游;

  大禹治水九洲文化演义和世界智力开发兴趣游。

  5.发展冬春季休闲农业日光温室娱乐及旅游产品

  重点开发商务、书法、美食、健身旅游,冬季温室农业观光旅游(安宁都市休闲农业区、刘家堡梨园休闲观光区、大青山旅游观光渡假区),修学旅游和地方特色节目演出游。达到进一步延长旺季,使淡季缩短至3—3.5个月。

  第四部分实施机制

  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必须得到府的有力支持,明确府积极主导与市场自身调节的相互关系。府对旅游开发要营造投资环境,加强整体促销,编制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对规划市场要制定政策,引导竞争,提供服务。

  一、加大府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渠道

  增加府对旅游的投入,区财政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引导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信贷担保贴息、旅游环境建设、旅游宣传促销及旅游商品开发。坚持资源培植向旅游业倾斜,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政策要优先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建立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产业投资机制,广泛吸引外商,个体私营企业和相关产业投资旅游业。探索企业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新途径,确保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旅游项目审批制度,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旅游项目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把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项目审批的必要依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从源头上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景区开发建设实行"两统一,三属地"管理,即统一审定规划,统一组织营销,属地规划,属地决策,属地建设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旅行社,涉外饭店,旅游区(点),导游人员的服务规范管理,用旅游行业标准来规范旅游市场,建立旅游质量投诉机制,严格执行行业管理的各种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检查,监督,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治,促使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旅游法制宣传和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三、开发与保护并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途径,妥善处理好各类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各级旅游和环境行政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引导和规范旅游及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消费等行为,将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尽快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完善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对府行政领导的旅游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领导的旅游意识和抓旅游工作的能力。借助西北师大旅游院院的办学优势,加快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对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导游。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各类人才,建立规范的人才选拔,建立任用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对公民,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导游等窗口服务人员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五、大力宣传,强化促销

  宣传促销是带动旅游业发展的“火车头”,一定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力度做好旅游形象宣传工作。一是针对国内外游客市场动态,每年都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宣传促销计划,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二是通过印刷各类宣传品,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和参加旅游展销会、交易会,外出举办旅游展览等,大力宣传安宁的悠久历史、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努力提高知名度。三是举办具有地域、民俗、人文、自然风光等特色的节事活动,如桃花会、梨花会及郁金香花展等,以节促销,扩大影响。

  六、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要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上下联动,部门联手,区域联合,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齐抓共管。以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总体目标下,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相关行业任务明确,密切配合,把支持旅游发展落到实处。发改委,财政,金融等部门要重视和增加旅游投入;交通部门要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增加旅游客运能力,保证旅游交通线路畅通;建设,国土,文化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景点)开发;企业,经委,商务局等部分要大力开发旅游购物品,扩大商品生产和销售。形成大产业、大市场、大服务的格局,以此影响社会各阶层投身旅游事业,使安宁成为旅游重点县区的目标早日实现。

  安宁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

  安宁区区旅游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7

  一、“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7

  二、存在的问题4

  三、安宁区旅游资源概况及旅游业发展优势8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77

  一、总体思路77

  二、指导原则72

  三、发展目标73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74

  一、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74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75

  三、市场开发、宣传促销、旅游教育79

  四、旅游资源发展思路、开发区域布局与重开发点27

  第四部分实施机制29

  一、加大府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渠道35

  三、开发与保护并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7

  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37

  五、大力宣传,强化促销32

  六、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十二五"规划的落实32

安宁区,旅游业,发展,二五,规划

有事可联系QQ:QQ

欢迎转载:安宁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当前网址:http://www.7-yn.cn/tourist/anning/1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