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 临 【去云南打卡网】

去云南打卡网

请输入打卡地名

儋耳国——古代属于广东/现代属于海南的古老国度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发布时间:2020-09-12 13:52:10广南县 136次作者:爱打卡
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前言: 今天笔者要跟各位读者解说的广东古国——儋耳国。 因为在古代,海南岛是隶属广东的。 而到了现代,海南岛才单列出来建省,并且同时成为经济特区...

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前言:
今天笔者要跟各位读者解说的广东古国——儋耳国。
因为在古代,海南岛是隶属广东的。
而到了现代,海南岛才单列出来建省,并且同时成为经济特区。
因而有了儋耳国,有了古代属于广东/现代属于海南的说法。
一.历史关于“儋耳”的记载:
1.什么是“儋耳”?
(1)根据《汉书》记载:“儋耳者,大耳种也。
”意思是“儋耳”这种体貌的人,耳朵非常大。
而“儋耳”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古时当地人其特殊的体貌特征,为古老的国度、千年古郡赋予了传奇的名字。
2.“儋耳”又称“离耳”
(1)根据《山海经海内南经》注释:“锼离其耳,分 令下 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诸中”。
意思是“儋耳”又称“离耳”,“儋耳”即“离耳”。
(2)根据上面的《水经注》引《林邑记》记载:“然则儋耳,即离耳也。
”文中意思也是说“儋耳”就是“离耳”。
3.“儋 耳”人的体貌特征
(1)“儋耳”人以耳朵来 装饰打扮
根据“锼离其耳,分 令下垂以为饰”的历史记载,可知“儋耳”人是以耳朵“令下垂”来装饰打扮的。
(2)“儋耳”人耳朵特别大
根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儋耳者种大耳,其渠率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
”意思是说儋耳人的耳朵特别大,尤其是儋耳人的君王,耳朵下垂到肩膀足有三寸长。
(3)“儋耳”人带大耳环
宋朝《诸蕃志》记载:或谓土人耳长至肩,故有儋耳之号。
并说:“以大环堕耳,俾下垂至肩故也。
”这是史书对儋耳人佩戴大耳环的记载,可见佩戴大耳环是儋耳人的另一大体貌特征。
4.关于“儋耳”人是如何“儋耳”的?
(1)《异物志》记载:“儋耳之曰,镂其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由文中可知,这是“儋耳”人儋耳的方法,有点类似于非洲人装饰打扮自己的头发。
(2)据说儋耳耳环由十余个大小不一的银环组成一支,里面是一个套一个的。
儋耳人的一支耳环,就重约三四斤,在平时的佩戴中可以将柔韧的耳朵渐渐拉长。
(3)清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记载说:“上加铜环,耳堕垂肩。
”二.历史关于“儋耳国” (离耳国)的记载:
1.历史关于“儋耳国”的记载:
(1)《说文》:“瞻,垂耳也;南方有赡耳之国。
”意思就是说,瞻就是垂耳朵下来,在南方有“赡耳”这个国家。
(2)《说文耳部》记载:“聸,垂耳也。
从耳詹声。
南方有聸耳国”。
再有“古只作“耽”,一变为聸耳,再变则为儋耳矣”的记载。
因而”聸耳国“即“儋耳国”,由文中可知,儋耳国在我国南方。
(3)《儋县志》记载:先秦典籍《山海经》 中就有“儋耳之国”、“离耳国”之称。
由《儋县志》的记载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儋耳国的存在,而且儋耳国就是离耳国。
2.历史关于“离耳国”的记载:
(1)根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 载:“离耳国,在郁水南”。
意思是说,离耳国这个国家,在郁水的南面。
文中的“郁水”即今珠江支流西江。
而“郁水南”(西江的南面),就是古广东的粤西、今天的海南岛。
(2)《山海经海内南经》卷十同时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
”意思说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这几个国家,都是在郁水(今西江)的南面。
(3)《山海径》记载:“南荒之外,有离耳国,其人耳长及肩,每逆风走,则将耳反搭”。
文中记载了“离耳国”在“南荒之外”,南荒就是南方荒芜之 地,即岭南地区。
而“南荒之外”,就是岭南 之外,岭南正南方的陆地尽头,自然就是隔海相望的海南岛了。
3.根据历史记载,儋耳国(离耳国)在今海南岛,并且推测出该国 在海南岛北部。
儋耳国(离耳国)的核心统治区(或者说国都王城)就在今天的儋州市。
4.儋耳国(离耳国)的王
根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儋耳者种大耳,其渠率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
”有文句中可 见,儋耳国(离耳国)是存在君王的。
三.汉朝岭南分九郡,儋耳国故地设儋耳郡
1.说起儋耳国故地设置的儋耳郡,就要先说起最大的推动者——汉武帝刘彻。
笔者认为,汉武帝刘彻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将南越王国治下的版图,重新纳我国入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之下;从而也是将隶属岭南的今越南地区,重新也纳入了我国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
2.汉元鼎初年,南越国发生严重的内乱,政权摇曳,国内动荡,危机 十分严重,南越国政权已经到了一触即崩的边缘。
汉元鼎五年秋,汉武帝刘彻派遣路博德、杨仆等大将,兵分五路,进入大汉朝藩属国——南越王国。
汉朝平定南越国内部叛乱后,南越王国 也事实上亡国了,遂“南越亡”,汉朝将藩属国南越收归中央。
3.汉武帝刘彻,于南越王国故地重新设立九大郡:南海,儋耳、珠奎、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
《汉书两粤传》记载:“南粤已平。
遂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

(1)其中南海郡,位于今广东省;
(2)儋耳郡、珠奎郡,均位于今海南省;
(3)苍梧郡,位于今广东省西 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4)玉林 郡、合浦郡,均位于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5)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均位于今越南。
4.关于“儋耳郡”的设立,汉朝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计划了
《水经温水注》引《林邑记》也有记载:“汉置九郡,儋耳预焉。
”文中的“预”是事先、参与的意思,文句可以翻译为汉朝设置岭南九大郡,事先就已经计划好要设置儋耳郡了的。
四.儋耳郡在今天海南儋州市
儋耳郡,就是设置在儋耳国故地,隶属交趾剌史部。
儋耳郡治下有4个县,分别是:儋耳县、至来县、九龙县、乐罗县。
其中:
(1)儋耳郡郡治:郡治驻儋耳县,即儋耳县县治(今儋州市三都镇);
(2)儋耳县县治:今儋州市三都镇南滩浦;
(3)至来县县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具体位 置疑在今县城;
(4)九龙县县治:今东方市境内;
(5)乐罗县县治:治今乐东黎族自 治县内。
五.儋耳国故地新设置的郡,为什么叫儋耳郡
1.古代各朝代、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诸侯国,每攻伐下一地(或小诸侯国),都喜欢用(即参考的意思)旧地名(旧国名),来重新命名新行政区的的名字。
比如笔者在本专栏的第二章《缚娄国——今广东博罗县名字的由来》中说到:“比如蜀郡由古蜀国之名而来,巴郡由巴国之名而来,琅琊郡由琅邪国之名而来。

2.而汉朝或者直接说是汉武帝刘彻,也是喜欢这样子命名,也喜欢这样子的命名机制。
比如他现在所设 置的岭南九郡:
(1)设立“南海郡”:是因为之前秦朝就设置有南海郡、更古老的历史之前有南海盘古国(见本专栏文章《南海盘古国——一个真实存在的古老国度》),因而汉武帝刘彻直接沿用“南海郡”的名称实属理所当然;
(2)再比如设立的“苍梧郡”:是因为南越国的第一任国王赵佗有个族弟叫苍梧王,其封地就是叫苍梧国(见笔者所著文 章《揭秘古广西十大古国之二苍梧国(南越苍梧)》)。
而且在更古老的历史之中,苍梧这片土地还存在着一个更为古老的国度,叫苍梧古国(见笔者所著文章《探秘古广西十大古国之一“仓吾古国”》)。
因而在苍梧故地新设立的郡治叫“苍梧郡”也是理所当然。
(3)因而在儋耳国故地新设置的郡治,叫“儋耳郡”,也自然是理所当然了。
古老的儋耳国虽然已经湮灭,但是新的“儋耳郡”应运而生。 
就像今天,虽然儋耳国、儋耳郡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但是今天儋耳国故地上的行政区域“儋州 市 ”,与儋耳国、儋耳郡,也是一脉相承的。
六.中国第57个民族——儋耳族
1.儋耳被称为“儋耳夷”
(1)《太平御览》引杨孚《异物志》(卷七百九十)记载:“儋耳夷生则镂其头皮,尾 相连并。
镂其耳匡为数行,与颊相连,状如鸡肠,下垂肩上。
”文中最为特别的是,将儋耳称为“儋耳夷 ”。
我们知道“夷”这个称呼在古代,一般是称呼少数民族的。
(2).比如“东夷”,是中国先秦时期,对黄河流域下游少数民族、居民、部族的总称、称呼;再比如“西南夷”,也是中国古代对西南的少数民族、部族的总称、称呼。
(3)可见,“儋耳”人在古代,是被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来看 待的,退一步讲起码也是被作为一个部族看待的。
而且“儋耳”人的生活习俗、生活习性,完全就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生活习性。
2.儋耳被称为“南方夷”
(1)东汉杨孚的《异物志》记载:“儋耳,南方夷。
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状如鸡肠。
累累下垂至肩。
”“南方夷”就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南方的部族。
(2)《异物志》的作者杨孚是东汉时期的历史人物,由此可知,儋耳人在汉朝之前一直都是被当作少数民族看待的。
3.根据《儋州志》记载:“儋州曾称“儋耳国”、“离耳国”,属古部落名”。
《儋州志》也是认为在古时儋耳是古部落。
七.结尾语
各位读者,你们看完《儋耳国——古代属于广东/现代属于海南的古老国度》后,对于很多人认为“中国第57个民族——儋耳族”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评论。

儋耳国——古代属于广东/现代属于海南的古老国度 谈论到历史上的广西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现在的广西,即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在的广西、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不包括海南岛、湛江市乃至粤西地区,当然了也不包括安南,那这是为什么呢?真要细说的话,说起来可就话长了,这就要从广西的历史说起了。一.唐朝之“广西”包括今粤西地区、钦北...
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有事可联系QQ:QQ

欢迎转载:儋耳国——古代属于广东/现代属于海南的古老国度海南属于广东还是广西

当前网址:http://www.7-yn.cn/dakadi/guangnan/117285.html